“王爷倒没有这个意思,可架不住别人胡乱思想。王爷就寻思着找个人去接手船坞的事。
简王爷现在像被仇恨蒙住了眼睛一样,拼了命地说赵玺和赵啸的闲话。
李谦倒觉得无所谓,:“又没有冤枉赵玺!这件事又对我们有利。我算算日子,赵啸应该很快就守完孝了吧?”
让大家意外的是,改变这种局面的却是刘冬月。
“三爷过去,要想办法拉拢住这个姓尚的,不仅要把他拉拢住了,还要把那些工匠都拉拢住了。”
现在要痛的反而是募兵的事了。
“这工匠中带的是一个姓尚的师傅。他们这些工匠的生平我等会整理成册让人送给三爷。之前一直是他着船坞的事。可自今年开春,他的就每况愈下,写了封密信给王爷,让王爷派人去接手船坞的事。为此王爷还专程让我派人去查了尚师傅。后来发现,尚师傅不是不行了,估计是怕飞鸟尽,良弓藏。
“不曾想那几个工匠带着三个卫所的士卒真的把船造出来了。
他还怕李驹听了心里不舒服,不曾想李驹一听就明白不说,还转念就知该怎么了:“你放心,这种事我有经验――我接手家里的庶务的时候,我爹很多结拜的兄弟都还活着,大分觉得我年幼不懂事,还有一分是面子情,我就在他们面前孙子似的,不过几年功夫,我再代表李家出面,就没有人嘲笑我了。
他有些不确定自己的想法行不行得通。
康先生和郑先生的意思。一开始王爷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康先生和郑先生不止一次地在王爷面前说起水军的重要,王爷这才动了心思,把当时工的几个工匠留了下来。但也没有指望着那几个工匠带着两三个卫所的士卒就能把船造出来的,王爷当时更多的是想给郑先生和康先生一个交待。
到不是说临潼王府募不到兵,而是整个北方的水就少,会水的更是没有几个,想组建一支能和靖海侯府一争高低的水军,太难。
云林忍不住连连点,觉得之前李谦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只要李驹不自作主张的乱来,船坞那边就不会出什么大事。
姜宪却听着眼睛一亮,叫了刘冬月一声就带着他去了李谦外院的小书房。
“如果是这样,不如先招些江西的兵。”他把这件事说给姜宪听,“反正他们离金陵和福建都远的,来了天津卫又是背景离乡的,让他们教我们的人泅水应该可以吧?”
“那位尚师傅不是怎样的脾气,我敬着供着,不卑不亢就是了!”
曹宣苦恼地:“连我现在都不知该怎么办好了?简王爷倒不在京城里说什么,却花了大力气和金钱雇了扬州的师傅到说评弹。现在是赵啸没有发现,要是赵啸发现了,肯定要杀一儆百,这不是害人吗?”
他认识一个江西的商人。据说九江患水灾,很多人离失所,听说北方这几年在临潼王的治理下人人都能吃上饭,一个劲的往北方逃难。
正巧李谦今天没事,正和曹宣说着简王爷。
好在是他们这些年遇到的难事并不少,但都想办法一一的克服了,而这种克服的过程,也是件很有趣甚至是会让人成长的事。云林并不排斥这种困难。